三国之志游戏

三国英雄志146-西蜀谏议大夫费诗

费诗(生卒年不详),字公举,益州犍为郡南安县(今四川乐山县)人。汉末三国时期益州名士,先为刘璋部属、后投刘备麾下,逐为蜀汉文臣(不得重用)。

西蜀谏议大夫费诗(影视剧照)

费诗出身益州本地望族,在刘璋掌握益州时期(194-214年),被任命为绵竹县令。

汉建安十七年(212年)十月,曹操南征孙权,孙权派人向刘备求援。刘备向刘璋请求东行,请刘璋给自己一万兵马、并且配给物资。刘璋本就十分恼怒刘备不去攻打张鲁,反而向自己索要兵马粮草,于是双方交恶、兵戎相见。

建安十八年(213年),刘璋遣将刘?、冷苞、张任、邓贤、吴懿等人拒刘备于涪县(今四川绵阳市涪城区),刘备击败这支大军的抵抗。随即,刘?等将领兵退保绵竹,刘备大军进逼,费诗眼见不敌、率先举城归附。

费诗初为刘璋属下(漫画)

建安十九年(214年)夏,刘璋战败投降,刘备进入成都。不久,刘备自领益州牧,以费诗为督军从事。

建安二十年年(215年),费诗出任?柯郡太守,后来又转任益州前部司马(216年)。

建安二十四年(219年)七月,刘备自称汉中王,封关羽、张飞、马超、黄忠为四方将军(前右左后将军)。由于关羽远在荆州,诸葛亮也认为关羽自视甚高、恐有不妥,所以刘备派遣费诗去拜授时任荆州都督的关羽为前将军。

费诗受命拜授关羽(影视剧照)

关羽得知黄忠被任命为后将军,果然勃然大怒。他说:“大丈夫怎样也不会与一个老兵同列!”因而不肯受拜。费诗劝说关羽道:“建立大业者所任用的都不只是一种人。当年萧何、曹参与汉高祖刘邦自幼有交情,而陈平和韩信则是较后才逃命归附的。论及他们的官爵次序的时候,韩信的爵位最高,但也没有听说萧何、曹参因此而有怨言。”

“现在汉中王因为黄忠一时的功劳(汉中之战功勋卓著),给予他很高的恩宠。但说到汉中王心中的地位,怎么会把黄忠与您等同起来啊!汉中王与您就像是同一个整体,忧乐同享,福祸共当。我认为您不应该在意官号的高低,以及爵位俸禄的多少。我也只不过是一个奉命行事的使者,如果您不肯接受任命,我这就马上回去。只是为您这样感到惋惜,恐怕您以后要后悔的。”关羽听后,大受感动并且随即醒悟过来,当即接受了前将军的任命。

费诗劝谏关羽接受封赐(漫画)

汉建安二十六年(221年,前一年曹丕篡汉自立,已改元黄初,但刘备不奉曹魏正朔,仍以建安为年号)春,群臣都商议着想要推举刘备称帝,唯独费诗上疏反对。

他说:“由于曹操父子逼迫天子并篡夺帝位,所以殿下才客居万里之外,集合士卒大众,准备用以讨伐逆贼。今大敌尚未消灭,却先自立为帝,恐怕众人心中会感到疑惑啊。昔日汉高祖和项羽约定,先攻灭秦国的人可以做王。等到高祖攻陷咸阳,俘获秦王子婴,仍然怀有推让之心不愿称王。何况现在,殿下仍未走出门庭,就想自立为帝呢!我实在认为殿下不应听取群臣的提议啊。”

因为此事,费诗违背了刘备本心的意愿(他当然也很想当皇帝了),当即被贬官为永昌郡从事。刘备亦于同年四月(221年),在成都郊外武担山称帝,建国蜀汉、改元章武。

费诗劝谏刘备不要称帝(漫画)

建兴三年(225年)春,经过夷陵之战后三年的休养生息,秉政的蜀相诸葛亮决意出征南中。费诗作为南中重要郡永昌郡的从事,随从诸葛亮南征四郡。

建兴三年(225年)秋,南征取得了胜利,费诗随诸葛亮来到朱提郡汉阳县(今四川高县庆符镇南)。当时投降蜀汉的李鸿来拜会,得到诸葛亮的接见,费诗和蒋琬亦同时在座会见李鸿。

李鸿说:“我前不久经过孟达住所,恰逢见到叛汉而来的王冲。王冲说明公您非常痛恨孟达,要诛杀他的妻儿,幸好昭烈帝(刘备)没有听从而作罢。孟达却说:‘诸葛亮看待事情能了解本末原委,纵酒不会这样做的。’因此没有相信王冲的话,并且对明公倾心仰慕。我觉得,孟达的心意是什么,已经不用再明说了吧。”

费诗劝谏诸葛断绝孟达(漫画)

诸葛亮对费诗、蒋琬说:“回到京城后,一定要给孟达写信互相通报消息啊!”费诗却当场表达了反对的意见。他进言道:“孟达这个小子,昔日对刘璋不忠,后来又背叛先主。这种反复小人,哪里值得我们写信给他!”诸葛亮听后沉默而没表态。但是仍想引诱孟达作外援,以方便北伐,还是与孟达进行了通信。

建兴十二年(234年)八月,诸葛亮逝世后,蒋琬执掌蜀汉朝政。费诗被任命为谏议大夫,后来于家里逝世。

费诗一生,未得重用(画像)

费诗后裔(注:史载费诗之子名费立,又有费立传说其父名费揖。笔者认为按费立之年龄,当为费诗之孙,费揖才是费诗之子。但未得史学界公认,此处仅作一家之言):

费诗之子费揖(生卒年不详),字君让,仕蜀官至巴西太守。

费诗之孙费立(?-311年),字建熙,从小学义冲邃、玄静沈嘿。蜀亡时费立尚小,随父迁到洛阳,察举孝廉出身,任王国中尉。王年少,好轻行游观;费立就经常劝谏。后来,费立出任成都令,政绩斐然;又升任州里大中正(九品中正制下,专门品评州中士人水平等级的官员)。后来,朝廷让他任巴西太守,不去就职;于是转任梁益宁三州都督,兼尚书。后来,费立被调入朝中任散骑常侍、爵封关内侯。晋永嘉五年(311年),五胡乱华的永嘉之乱爆发了,费立及其子死于战乱之中。费立可能还有其他的后裔留下,史载后世益州费姓有名者多为费诗之后也。

费诗之孙费立仕晋有名于世(漫画)

费诗为人耿直敢言,有一些可取之处,比如他直言不讳的说服关羽接受封赐。然而,这个人更多的是书生之见,所以终刘氏(刘备刘禅两代)之世,费诗的官位都不足以发挥自身才能。

陈寿说:“费诗率意而言,皆有可纪焉。以先主之广济,诸葛之准绳,诗吐直言,犹用陵迟(不肯用其言),况庸后(庸碌的后主)乎哉!”常璩也说:“烈武(指昭烈帝刘备和武侯诸葛亮)作合,度旷涂夷。惜哉公举,帅直陵迟。”

其实,要笔者说费诗的才能也是有限,甚至作为一个谏臣也不能算很合格。面对曹丕篡汉后的天下,于公于私刘备都是想登基称帝的,这时候还去劝谏,是毫无疑问的会失败的。面对孟达抛开的橄榄枝,于情于理诸葛亮不过是利用他牵制下曹魏荆州方面的军队罢了,这时候还把忠奸看得这么分明,毫无疑问的书呆子话。这样的书呆子,用之又有何益?最多为朝廷增添一点正气而已!

做个谏臣不易,所以千古只有一魏征耳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